斗破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美食博主在古代发家致富 > 第495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
    翌日,牛叔把做好的脚踏式纺车送到了宋芫家里。



    宋芫搬出一张凳子,他坐在凳子上,脚踩在纺车的踏板上,轻轻一踩,那杆子带动着纺车的轮子“咕噜咕噜”地转了起来。



    “我先拿些棉条试试。”宋芫喊来阿乾,“你帮我把那边的棉条拿过来。”



    阿乾应了一声,很快就把棉条送到了宋芫手里。



    宋芫将棉条扯出一小缕,捻在纺车的锭子上,纺车上,脚有节奏地踩着踏板,双手灵活地配合着,那棉缕迅速地被拉伸成了细细的棉线,一圈一圈地缠绕在锭子上。



    果然这新纺车用起来顺手多了,比那纺锤不知快了多少倍,而且还省力不少。



    “叔,这纺车我还要多做几个。”宋芫赶紧说道。



    虽然今年种的棉花不多,但到明年肯定会多种一些,这纺车自然是多多益善。



    牛叔乐呵呵道:“行,只要你提前跟叔说,叔保准给你做好。”



    接下来,宋芫将剩余的棉花都拿出来弹松软了,一半搓成棉条,再纺成纱线,另一半则用来做棉衣棉被。



    他一个人忙活不过来,暗七又吊儿郎当的,干了一会儿,又不耐烦地去招猫逗狗,阿乾阿坤两人也不擅长做这些细致活。



    宋芫便让牛婶招呼了几个婶子,来家里帮忙。



    婶子们都是干活的好手,一进门就手脚麻利地干起活来。



    石头哥的媳妇郑氏也来了。



    宋芫想着到时候还得请郑氏织棉布,索性让牛婶叫上郑氏一同过来,先熟悉熟悉。



    郑氏是个爽利的性子,一来便挽起袖子,坐在纺车前,纺起了棉线,那动作熟练又利落。



    宋芫本来还想先教郑氏怎么用纺车,看到她这熟练的架势,便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。



    “嫂子咋知道这棉线怎么纺的?”宋芫好奇地问。



    “这不是看一眼就会的事儿嘛。”一边踩着踏板,



    宋芫不禁竖起大拇指:“嫂子厉害,我自愧不如。”



    郑氏抬头看了他一眼:“小宋,你就别操心这边了,忙你的去。”



    行嘞!宋芫转身背起背弓,拿上弹弓,又接着弹棉花。



    弹着棉花,又哼起了歌:“弹棉花哟弹棉花,半斤棉弹成八两八哟……”



    阿乾在一旁听得乐了:“公子,您这歌可真有意思。”



    宋芫笑了笑:“干活就得有点乐子,不然多枯燥。”



    这时,郑氏也跟着哼了起来,婶子们纷纷笑道:“这歌听着还怪顺耳。”



    便也跟着哼唱起来。



    屋顶上,暗七正眯着眼晒着太阳,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。



    听到下面传来的歌声,他翻了个身,也忍不住跟着节奏用手指轻轻敲打着瓦片。



    “弹好了棉被,那个姑娘要出嫁……”



    众人边哼着歌,边搓着棉条,好不热闹。



    到午时该用饭了,宋芫用芋头蒸了一锅杂粮饭,又炒了几个简单的小菜。



    “婶子们,先别忙了,快来吃饭!”宋芫招呼着大家。



    郑氏这是第一次来宋家帮忙,看到那一锅杂粮饭都惊讶了一下,这饭都是实打实的,不像别家抠抠搜搜,只拿些清汤寡水来应付。



    坐下后,大家纷纷拿起碗筷开始吃饭。



    旁边的牛婶招呼郑氏:“荷花娘,你多吃点,下午还有的忙不吃饱了,可没力气干活。”



    郑氏应道:“哎,婶子,我知道,您也多吃点。”



    宋芫没有跟她们坐同一桌,在座的几个婶子也都放开了吃。



    边吃还边唠着家常。



    “你们是不知道,我那小姑子昨儿又回来打秋风了,进门就哭哭啼啼,说她男人赌钱输光了家当,孩子连口饱饭都吃不上。”



    “我婆婆也是个耳根子软的,二话不说就把家里仅剩的米粮都给了她,我家孩子都跟着要饿肚子了。”



    “我跟婆婆说咱们也得顾着自个儿,婆婆还怪我心狠,说那是她亲闺女,总不能见死不救。”李婶愤愤不平地抱怨着。



    “这年头谁家都不容易,哪有那么多余粮去救济别人。你那婆婆也是糊涂,不为自家儿孙着想。”牛婶接话道。



    “谁说不是呢,可我又能怎么办,总不能跟婆婆吵翻了天。”李婶无奈地叹了口气。



    郑氏有一搭没一搭地应和着,在座的所有人中,也就郑氏和牛婶家境还算殷实些。



    其它几位婶子家里可以说是一贫如洗。



    李婶家里孩子多,张嘴吃饭的人多,可劳动力少,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。身上的衣服补丁叠着补丁,洗得都发白了。



    这时梁婶开口道:“家家都有难念的经,可日子还得过下去不是?咱们呐,只能多往好处想,兴许慢慢就都顺当了。”



    说话的这位梁婶,丈夫常年卧病在床,今年地里收成又不好,日子过得十分艰难。



    每次宋芫让牛婶帮忙招呼人来家里干活,牛婶都只挑那些家里确实困难、急需挣点小钱贴补家用的那些人。



    宋芫自然知晓牛婶的用心,所以每次给婶子们的工钱也从不吝啬。



    他现在手头宽裕,也不在乎请人干活多花几个钱。



    能请人干的活儿,他都尽量请人来做,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轻松些,另一方面也是想给村里的穷苦人家一些挣钱的机会。



    不然全村人都穷得吃野菜啃树根,就他家大鱼大肉、锦衣绣袄,那可不得招人嫉妒。



    尤其将来十几年里,大晋到处都不太平,战乱频繁。



    宋芫深知,在这样的乱世中,若想自保,光靠自己一家独富是不行的。



    唯有让整个村子都能有一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,大家才能相互扶持着活下去。



    所以宋芫开始盘算着如何帮助村里发展更多的产业,不能仅仅依靠榨油坊这一项。



    而棉花和纺织业,便是一个很好的起点。



    喜欢美食博主在古代发家致富请大家收藏:(www.csw888.com)美食博主在古代发家致富(丝袜小说网)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