斗破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调教大宋 > 第17章 比肥皂更有价值的东西
    第17章 比肥皂更有价值的东西

    油脂的皂化反应,在后世的中学课本之中就都学过,并不算难。

    唐奕要做的也并没什么特别,只不过比较精细罢了。



    他先把生石灰溶于水,制成石灰浆,再把小苏打倒入其中。



    小苏打也就是苏打粉,主要成份是碳酸氢钠与石灰溶液,也就是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之后,生成碳酸钙沉淀物和上层澄清的溶液。



    这些清液,正是唐奕所需要的氢氧化钠。



    氢氧化钠俗称火碱,是一种重要的工化原料,腐蚀性极强。



    唐奕小心地用瓷碗把清液撇出来,生怕有一丁点闪失。



    火碱一但接触皮肤,会分解皮肤之中的脂肪,火烧危害比硫酸更加严重。



    把撇出来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热油锅中充分搅拌,就会发生皂化反应。



    把油锅搅拌均匀,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等待了。



    唐奕也不闲着,把马伯要来的卤块磨碎加水搅匀。



    卤块其实就是盐卤水分蒸发固化而成的硬块。



    老百姓把盐田之中的卤块收集起来运往全国,加水溶解之后,就还原成卤水,也就是“卤水点豆腐”的那个卤水。



    唐奕用卤水,主要是这种东西里面含有一种成份,是当下人工很难合成的,就是氯化镁。



    氯化镁是一种盐,在高温作用下会分解出氯化氢。而氯化氢溶于水,就是我们通常所熟知的盐酸了。



    现代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几大化学原料——三酸两碱。



    三酸指的是硫酸、盐酸和硝酸;两碱指的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。



    其中,两碱唐奕都可以用土法制备。但是,三种强酸制备起来却不那么容易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卤水来得到。



    此时,锅中的猪油已经开始了反应,最上层的油黄色皂质开始逐渐凝固。



    唐奕连忙把还未完全凝固的皂质挑纯净的,最大面的一部分撇出来,加入事先准备好的胭脂粉搅匀静置,这一部分凝固后就是肥皂。



    不过,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猪油皂会带有一股子油腥味,就算做成肥皂,也没人愿意用它弄得一身猪油味。而加上胭脂掩盖油腥,是最简单的方法。



    当然,唐奕以后还可以提取花果之中的精油,让肥皂变的更加芳香。但现在时间有限,也只能用胭脂将就了。



    做完肥皂,锅中还剩下一些浑浊的皂质和底层的碱性废液。



    若是按照小说里写的那样,这东西没什么用了,可以直接扔掉,但是唐奕没有。



    他把中层浑浊之物撇出,单放入一个盆中。这里面的成分主要是末反应完全的猪油和杂质,还有少量皂质。



    唐奕把兑好的卤水加入其中,用力搅拌加热。



    不多时,盆中的猪油再次发生了变化,逐渐凝固。



    唐奕看着泛着油光的猪油块,不禁心中满意。



    前世虽然没做过造化反应,但是,果然知识就是力量啊!猪油之中加入火碱,反应之后会得到肥皂,加入盐酸,则会生成另一种物质。



    蜡,也就是百姓家中用来照明的蜡烛。



    因为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不能过量的缘故,总会有一些脂肪反应不充分。



    用这一部分的脂肪进行酸性反应制蜡,不但避免了浪费,且做出来的蜡比现在市面上用的石蜡、虫蜡质量还要好,仅次于最好的牛油大蜡。



    马伯一家,还有孙郎中,看着唐奕忙前忙后的折腾了半天,现在看他终于停了下来,不禁问道:



    “大郎到底在鼓捣什么?”



    唐奕得意地指着一盆道:“这一盆叫‘皂’,洗衣、沐浴有清洁之效,另一盆是蜡。“



    孙郎中不知道皂是何物,反倒蹲到蜡盆前好奇道:“蜡就是这么做出来的?”



    唐奕让马婶取来一段棉线,用茶碗做模子,现场做出一个蜡烛点燃。



    “看看怎么样?亮不亮?”



    孙郎中惊诧地看着那明黄色的火焰,“不错,比油灯亮多了。”



    马伯则盯着火焰上方奇道:“好像烟也不大。”



    唐奕哈哈一笑,当然不大,油蜡之中的杂质要少很多,所以烟气也比一般的蜡小得多。



    “这蜡要是拿出去卖,应该能卖个好价钱。”



    马伯开始盘算起来,这一次用了差不多四斤不到的猪油,做一小半盆蜡,到底合不合算?唐奕指着那一盆肥皂道:“比起油蜡,这盆皂的价值更高!”众人不知道皂的好处,都是将信将疑。



    马大伟指着锅里那半锅废液道:“这个是不是可以倒掉了?”



    “不能倒!”唐奕急道。“比起皂和蜡,这才是真正的宝贝!”



    前世每每看到小说之中把这些皂化废料扔掉,唐奕都会直撇嘴。



    简直就是暴殄天物,皂化反应最有价值的东西就这么让你们都给扔了。



    做为一个学化学的,唐奕比谁都清楚,这些废液之中含有一种比皂和蜡更加珍贵百倍、千倍的物质——



    甘油!



    甘油是一种无色味甜的澄明黏稠液体,是极为重要的化工原料。



    用途之广,几乎涵盖了大多数的化工领域。



    在食品加工、制药、化妆品制造、工业机械润滑、有机合成、塑化等等领域都有应用。



    在二十世纪初,甘油更是制造炸药的主要原料。



    这么宝贝的东西,扔了那不是太可惜了?唐奕只要把甘油从皂化废液中提取出来,只凭这一点东西,给范仲淹挣一座书院就绝不是什么难事。



    经过简单的稀释澄清,唐奕就能从废液之中提取甘油甜水。



    事实上,在上一世直到一九八几年,人工甘油才合成面世,此前的甘油都是通过动植物油脂皂化来提炼的。



    这半锅废液,大概含有百分之十左右的纯甘油。



    剔除碱性沉淀物的甘油甜水呈淡黄色,而且腥臭难闻。



    孙郎中等人实在不明白,唐奕要这些臭水有什么用。



    只见唐奕把臭水缓缓倒入早就做好的过滤坛中,不多时,坛底的细管之中就有水流缓缓涌出。



    让人颇为惊讶的是,流出的不是黄水,而是清澈透明的液体。



    唐奕看着渐渐流出的清流,仿佛看的就是一吊吊铜钱从细管里涌出来。



    只要简单的蒸馏提取纯净的甘油,那他的发财大计就算有着落了。



    甘油的应用很广,但是,目前唐奕能想到最实用、最赚钱的方法,就是把甘油做为食品添加剂。



    正确的说,是果酒添加剂。



    大宋实行的権酒制,也就是禁制私人酿酒。只有从官府买来酒権,或者直接在官方购买酒曲,方可自行勾兑。



    但是,大宋官方垄断的是酒曲的制造,仅限曲酶的制造贩卖,对于无曲自发酵的果酒却没有酒権这个限制,正好可以让唐奕钻这个空子。



    其实也没有限制的必要,在这个时代“苦涩”一词,甚至已经成了果酒的代名词。



    果酒的酿造水平极差,出品的果酒是又浑又苦又涩。



    因为无法去除单宁,且浑浊不堪,果酒基本没有什么商业价值。



    除了喝不起粮食酒的穷苦之人,这等劣酒是没什么销路的。



    宋人只当是果品不适合酿酒,只有果品丰产积压之时才拿来酿造,而且果酒的售价也极低。



    他们哪里懂得,其实所有的果品之中,都含有一种叫做单宁的物质。



    单宁是水果之中苦味和涩感的全部来源,不论哪种果品发酵之后,单宁都无法分解,残留在酒液之中。自然酿出的果酒口感就又苦又涩,极为难喝。



    而去除单宁的关键,就是甘油。



    甘油可以分解果酒中的单宁,有效的去除酒中的苦涩之味。



    而且,因为甘油的暖甜味儿,还能大大地提升果酒的品质和口感,是绝佳的果洒添加剂。



    宋人喝贯了淡酒,只要去除果酒的苦涩,再把酒液过滤澄清,那甘甜清亮的果酒,必定会成为大宋最受欢迎的酒品。



    能不能挣下一座书院,就指着这一点点甘油了。



    感谢‘听风’的8票推荐!感谢‘历史啥时真实’的6票推荐!感谢‘天天在奋斗’的5票推荐!好多票票啊,感谢所有投票的朋友!苍山无以为报,唯有感谢,谢谢你们!  再次求票,有你们的支持,苍山才能走的更远。



    



    (本章完)